学校举行简短庄重的原校长著名教育家段力佩铜像落成仪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激发全校教师深刻践行“四个自觉”的热情。值此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9月10日上午,学校在操场举行简短庄重的原校长著名教育家段力佩铜像落成仪式,学校党政工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仪式。
仪式上,李文斌校长为铜像落成挂牌。
贾琳琳副书记、副校长为铜像敬献鲜花。
段力佩简介
段力佩(1907—2003),男,原名立培,江苏金坛人,著名教育家。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政协常委、人大代表,静安区副区长、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委、副秘书长兼教改研究会副会长,民进上海市副主委以及中国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上海教育学会副委员长等职,著有《段力佩教育论文集》。
储能中学创建于1942年,在当时是沪上“民主革命堡垒,爱国志士摇篮”,一大批宿儒名流和中共地下党精英在这里任教。1943年,段力佩担任储能中学训育主任,1945年8月,学校教师一致推举段力佩主持校政,1946年又民主推举段力佩为校长,并任至1948年7月。
校长段力佩生活艰苦朴素、平易近人,他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身作则,团结师生员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党的事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在储能中学的办学实践中,段力佩除了保持学校严谨治学的传统外,还提出“教育要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服务”的办学方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实行民主革新。他吸收和保持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如文科教师有冯宾符、楼适夷、王元化等一批著名的文化人士,理科有周建人、马飞海等经验丰富的教师执教。此外,还聘请社会名流如陶行知、叶圣陶等来校作报告,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打开了思路;在教学上他强调文理并重,注意学科特点,进行革新尝试,反对照本宣读,死记硬背。
在段力佩担任校长期间,储能中学不仅是上海教育界民主基地,同时也是探索和实践新教育的基地。储能中学在段力佩的领导下,倡导一种开明、民主的办学气氛,大胆推行新的教育方法,如文科提倡教学民主,言论自由,采取启发思考、自由辩论、共同研讨的方法;理科在注意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手脑并用。
段力佩的教育改革,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抓好凯洛夫“五步教学环节”。
第二阶段:提出“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十六字方针。
第三阶段:总结“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法。
第四阶段:提出“自学自创、自治自理、自觉体锻”的培养目标。
1984年,段力佩成为十位由上海市政府命名的中小学名誉校长之一。段力佩90岁生日时,江泽民、吴邦国、徐匡迪、柳斌及赵朴初等领导同志都题词祝贺。2018年,教育家段力佩入选改革开放40年“教育人物40名”名单,他的教改思想影响了基础教育界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