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其对策
如今,这一代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都受到了父母的宠爱,然而学生的心理问题却在每年递增。
家庭教育是指家长(包括父母和其他长辈)在家庭中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庭教育,即使在相同的家庭条件下,由于实施的家庭教育不同,其效果也不同。他是针对每个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家庭教育包括家庭环境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风气,父母的言行举止,父母对待工作、生活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家庭的经济收入,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是否重视对子女教育、沟通和了解,父母关系如何,是否注意对子女进行能力训练等。这些内容都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的心理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家庭。由于现在95%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看来孩子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含在口里怕化了,托在掌上怕掉了”。渴望子女成人成材是不少父母迫切的心愿,于是对子女的不恰当的教育方式造成了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任性、懒惰、依赖等心理和行为问题。不少家长缺乏心理学素养,关注子女的衣食住行及学习成绩大大超过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成长,或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造成了与子女的“代沟”。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人格素养,父母的和睦与否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经调查发现,独生子女在父母的不良教育下容易养成的不良人格有软弱、偏执、不自信、抗挫无能、暴躁、攻击等人格异常或明显偏离的人格障碍。有部分同学不同程度地患上心理障碍或边缘性问题。那么,家庭中哪些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呢?
针对上述情况,我在本校来访的学生中展开调查,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及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存在的心理问题,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总结出一套可行的教育方法,便于今后更好的教育辅导学生。
调查对象:来访学生
调查人数:33人
调查方式:个别家访、谈话、向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了解情况等。
调查内容、情况及数据:
家庭环境 (较好) |
家长经常和子女好好沟通的 |
希望得到家长理解的 |
家长脾气暴躁易怒 |
父母经常陪伴左右 |
希望父母陪伴外出 |
父母关系紧张不好讨厌父母的 |
认为父母吵架有影响的 |
30人 占75% |
23人占57.5% |
35占 87.5% |
20人 占50% |
18人 占45% |
38人 占95% |
15人 占37.5% |
36人 占90% |
其中成绩或其他方面较差的有13人,上述情况如下: | |||||||
8人 占62% |
6人 占46% |
13人 占100% |
13人 占100% |
2人 占15% |
12人 占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