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十六届六中全会:构建和谐社会确定九大目标

作者: 上海市储能中学 发布时间:2006-10-20 浏览量:

    为期四天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1011在北京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改革开放28年来,社会建设首次成为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中国共产党已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并首次与中共的共产主义终极理想目标相联系。

九大目标和任务五大部署六大原则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五方面具体部署,以及六大原则。  

9大目标和任务

5大部署

  1.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1. 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

  2. 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3. 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4. 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

  5. 要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6大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公报》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述

  •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 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 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 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 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