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应养成的好习惯
学习语文应养成的好习惯
陶汉昌
一、课前预习:动眼、动嘴、动手、动脑
上课前进行预习是诸多学习习惯的基础,非常重要。
语文课文不管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戏剧,都是生动形象,以情感人的。看到课文之后,先开口诵读一遍;然后默读,让孩子动手——用蓝笔圈划出课文中精彩的语句:写人的,划出有助于表达人物品格特征和肖像、言行、心理、细节描写的语句;记事的,划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句子,或者是中心句;写景状物的,划出有助于表达景物特点的语句。如果是说明文,则要划出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的语句,如果是议论文,则要划出论点、论据。
然后,再用红笔划出有疑问的语句,并写上要提的问题,以便上课问老师。年级升高之后,还可以在“圈划”预习的基础上,适当加以|“批注”——“注”的是通过查阅工具书之后可以明白的生字字音、新词意识;“批”的是你对“圈划”的语句的认识、感受、建议、质疑或点评。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也。
二、课后复习:先复习,后作业
在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老师提问并适当记好课堂笔记之后,就要复习了。
要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把老师当天上过的课像放电影似的回放一遍,重点、难点、知识点是哪些?然后有表情地“诵读”课文一遍,可以摇头晃脑乃至“手舞足蹈”,甚至加点“肢体语言”。要做到“身临其境”,与课文作者同喜同悲、同笑同哭,接着再做作业。
“及时复习,十分重要”。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世界通用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当天学过的知识,如不及时复习,将会“遗忘”掉55.88﹪(不要认为反正老师没布置书面作业,课本就懒得翻)。遇到难题,应仔细思考,再读课文,寻求答案。实在不行,也可电话咨询语
《新民晚报》200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