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语文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它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教学的效率问题,即怎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低效的或无效的。同时也是针对教学是艺术,因而其效率无从判断的论调而提出的。“有效教学”观认为,教学是艺术,更是科学,它不仅可以对其过程或结果进行科学的评判,也可以用科学的理论与有效的方法来指导以增强其效率。因此,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新世纪语文学科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改革的根本目的无疑是应该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语文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素质教育落实的程度,本着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借鉴当代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列举语文“有效教学”的四条基本特征加以阐述,以其对语文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有所启示。
一、教学目标准确、明确,且具有弹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目标导向教学在国外曾一度形成运动,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也引起广大教育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的重视。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节课,教学之前,教师都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教参中的有关提示,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
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第一要求是准确和明确。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应体现在摆脱“知识中心论”,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当然,目标众多,并非时时处处都要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具体到一篇课文、一节课,可以适当增删,有所侧重。语文教学目标的明确是指目标要求不要过于宽泛,在一篇课文中,在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应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同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标,也应作出明确规定。毫无疑问,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其次是要有一定的弹性。即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目前许多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按惯例总是根据学生的平均发展水平确定目标。似乎唯其如此,才最公平、最合理。殊不知,这样的目标恰恰与公平、合理相距甚远。它只顾及了中间层次的学生,而忽略了优等生和后进生的需要(前者吃不饱,后者吃不了)。长此以往,整体教学效果势必大打折扣。因此,有效的语文教学,决不能搞“一刀切”,而让全体学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我们应实事求是地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将其视为一种资源,一种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真正有所发展的基本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层次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民主,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和开放的心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她)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教学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必可少的。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教师尚未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他们的课堂教学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专制”“严肃”有余,“民主”“开放”不足。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不会也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只会消极被动地听讲、记录、背诵。由此导致的教学效率会是怎样?自然不难预料。
许多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之所以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其诀窍之一正是贯彻教学民主原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依靠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要求学生共同商量。他的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和生机,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高度自觉和良好习惯,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语文教学过程中何以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笔者的心得是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愿望、充满乐观和具备耐心以外,还要采取一些有助于营造宽松氛围的措施。譬如:态度要和蔼亲切,平易近人,不要让学生产生畏惧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特点,不随意否定学生的言行,不强求学生的思维与自己保持一致;适当时候不妨通过互换角色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如教师在范读课文之后,有意识地让学生评议,鼓励学生提出意见,教师当即改正;倡导具有平等权利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双方(尤其是生对师)可以毫无顾忌地质疑、交锋、反驳。
总之,一个具有现代素养的语文教师,应清醒地意识到只有让学生置身于民主气氛浓郁的课堂,学生的智慧潜能才会得到极大的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
当代教学理论认为:尽管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但是,如果理解不全面,以为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的过程,这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事实上,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甚至是无效地学。
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只有做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教与学才真正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依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制定教学目标。学生与教师一道商讨,确立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2、参与选择教学方法。学生可以自主地选定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3、参与质疑解惑。教学中的“质疑”“解惑”,不只是教师的专利。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完全有可能向教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向标准答案质疑。同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解决自己和他人思维中的障碍或困惑。
4、参与和他人的合作。通过合作借助外力解决问题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各种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让学生学会理清、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见解;学会相互接纳、欣赏,求同存异。
5、参与教学评价。传统教育模式中,学校与教师对教学效果具有绝对的裁定权,而学生被拒之门外。现代教学应确立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之一的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评教师的教,评自己的学。可以自评,也可以互评。借次让学生学会分析、判断和鉴别。这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我们理当予以特别重视。
总之,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专家指出:“考察语文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有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
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应表现在:
1、让学生学会善于发现问题。
“思生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始,创造发明的起点。理学大师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发现问题说来简单,实际做到不是那么容易。许多学生面对一篇课文,可能什么问题也没有。他认为都懂了,其实并没有懂。为此,教师一方面要积极鼓励,一方面导之以法。
2、教学中要留出空间让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激发其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让学生身在有限的课堂,心在开拓无限的想象空间,真正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创新思维的火花才能不断闪现。有的教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变色龙》《孔乙已》等课文时,总要不失时机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故事。而学生也总是兴致勃勃,大胆想象,跨越时空的局限,创造性地设计出许多合情合理的人物形象,构思出许多寓意深刻的精彩结尾,令人耳目一新。殊不知,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孕育、在发展,创新精神在酝酿、在提升。
3、要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看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强调课文理解的确定性意义和“标准答案”。这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合时宜。如果对课文的理解必须高度统一,学生只能跟在“确定意义”和“标准答案”后面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的话,创新能力从何而来?发现学习的教学观认为:“文本本身本无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读者对它的一种解读,是读者赋予文本以意义。”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大胆设想,着力创新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不必太在意对课文的“本意”和“原汁原味”理解到什么程度,而应把注意力集中到诱导学生创造性参与课文的意义生成过程,使之不断产生新的意义。面对学生种种别出心裁的个性化的课文解读,教师要充分肯定,热情接纳。即便是幼稚的片面的见解,也不应断然否决。因为这些或深刻或肤浅、或全面或片面、或成熟或幼稚的理解中,正包含着学生难能可贵的创新因子。如果得到保护,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一旦遭到非难,则很可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中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