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一年 情系一生

作者: 上海市储能中学 发布时间:2006-09-20 浏览量:

支教一年  情系一生

——赴滇支教思想汇报

 

身处大都市,眼前是高楼大厦,车流人流喧闹的上海,已经回来两个月了,繁忙的教学任务已经开始,活泼可爱的面庞已经不再黝黑瘦削,而是面容娇好体态略胖皮肤白皙的城市学生。我在竭力熟悉揣摩他们的同时,从边疆传来的朴实稚嫩的声音仍时时不绝于耳,想不到这一年的支教生涯对我灵魂的撞击是如此的猛烈,是如此得刻骨铭心。我不知道到以后怎样,只凭现在的感觉,我一生都会对那里的大山,那里的孩子梦牵魂绕!

 

在红塔中学的每一天,耳闻目睹的情景总是揪住我的心,让我时时生发怜悯之心:一年四季的拖鞋,光着脚丫的体育竞技,五角一元的每天两餐,烛光摇曳下的苦读,千呼万唤地邀请做客,寒气袭人下的冷水澡,双休日的重体力活动,早恋早婚的民族风俗……学生们偶尔也询问起上海的学生和城市的生活,在羡慕惊叹之余,面对自己的一切仍然处之坦然,并没有一丝怨天尤人,甚至还不无骄傲于自己家乡的美景。

我有我的私心,我做不到倾我所有,只是象征性的给予两位同学三年支助的承诺以及平时随

意的蜻蜓点水,面对这些山里的孩子,我可算是物质上的富翁了,但我给予他们的真得太少太少。临别的前几天,学生们开始来宿舍告别,那种不舍的气氛笼罩住我们彼此的心灵。直至分别的那一天,本该回家休息的孩子们没有离开校园,一声声的告别,一次次的挥泪,让我很难割舍下孩子们的那份真情,确实有一种不想回去的心情和冲动。有二十年教龄的我,平生第一次面对学生泪流满面,同时我的心灵也被那些清纯的孩子的真情荡涤去尘世的污垢,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被净化后的轻松和愉悦感!谢谢,我的孩子们,你们给了我人生的第二次升华!

啊,我可爱可怜的学生们!

 

边疆的老师付出很多,然而却无怨无悔。他们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还有学校统一安排的劳动,家访,值勤,早晚自习。他们无条件的接受我们上海老师的“培训”,他们无条件的放弃休息到山上找孩子,无条件的接受晚上930才开始的会议……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有的挑灯夜战分析考试质量;奋斗在管理第一线的中层领导,有的夜以继日承担起学校管理和班主任工作;奋斗在离家几十公里的乡村学校,校长孤身挑起党务和行政的工作。他们这样勤奋无声地付出,他们这样不记名利的奉献,难道仅仅是迫于生计吗?其实,他们的岗位任免还没有实行校长聘任制,他们中的很多人对学生的热情很高!

我有许多次为他们的行为而惊叹。晚上十点了,开了摩托车去家访,我由于感动与好奇就同去;晚上两点,听说还有几个老师在山上寻找学生;球场旁的几根电杆硬是凭着体力把它们运来树起……然而,他们似乎都愉悦地生活着,对生活的热情并没有因为条件的艰苦而有所减弱,对同事的关怀谅解并没有因为生活的简单而冷却,反而时常见到和睦相处亲如一家的动人场景,反而看到球场上激烈竞技运动中迸发的生活激情。

他们的工资是我们的1/3,代课老师只有可怜的200元,有时似乎听到他们难以为继的生活中的呻吟,然而我不曾耳闻目睹过他们对工作的抱怨声!坚持在大山里埋头付出的同行们,当你们见到城市生活的精彩生活,你们有何种想法呢?我是很羡慕你们的生活方式的,我是很敬重你们的工作热情的,我会永远记得大山中不屈而伟大的灵魂的!

啊,我可敬可处的老师们!

 

我们走访过好几个学生的家,除了一贫如洗之外,更多的是热情、真诚和质朴,他们也许只有一只鸡,一瓶酒,也会宰了开了与你一起分享。泼水节期间,市里下来十几个学生由老师带着,在寨子里穿梭游玩,好客的傣家把他们让进自己的家里,端出过年的美味佳肴,留一群陌生人吃饭,学生们在庭院里泼水嬉戏,桌上碗筷狼藉,院内到处流水,主人家却因为客人的到来而谈笑风生。真实淳朴的村民,热情的民族,善良的心底里可有一丝的私心杂念?我们经常受到这样的款待,常有的许多疑惑会被他们一次次诚挚的笑声而嘲弄!

一次去家访夜宿在小学,晚饭后信步在佤族寨子里徜徉,一位大妈突然递给我一个装满了的东西的可乐瓶,我不知是何意何物,正在诧异间,旁边几个抽烟的男人告诉我这是她送给我的水酒,并解释这是把我当作最尊贵的客人才送的。我兴奋地欣然接受了这片心意,并给她拍了一个照表示谢意。回到学校,随手一扔,走的时候又忘记带上。后来,在其他地方再次有机会尝到佤族的水酒,竟然感到是天底下最美味的好酒,猛然间记起那瓶不曾品尝过的水酒,不禁懊悔不已,赞叹不已。

那些生活在木板吊脚楼的傣族,那些至今游猎的拉祜族,那些徘徊在茅草房周围的佤族,每到节日是他们欢歌笑语尽情挥洒的时候,每到赶集是他们艰苦劳动休息的时候。他们的物质条件是如此低下,每年平均收入不到千元,然而他们仍然快活的生活着,用他们自己的双手编制民族的织锦,种出美味的甘蔗咖啡,输送紧缺的橡胶……哦,不屈的灵魂,坚强的意志,淳朴的品质,火热的生活!

啊,我可信可交的村民们!

 

高山大川是西部的血脉,西部的灵魂,西部的衣食。勐马镇有孟连县最高的山峰和最大的

原始森林,那里的云海雄伟壮观,把山上的村落带入仙境;那里的瀑布四季飞泻,供全镇的山民饮用和灌溉;那里的温泉热流奔涌,荡涤去人们劳动后的疲劳和烦躁;那里满山的橡胶林,寄托着边疆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车经常在山间穿梭,在山路上颠簸,经常是被放牧的牛羊阻拦,经常被山上的村落吸引而停下,与黝黑俊俏的佤族山民攀谈,你会觉得他们的内向和羞涩;与青黄肤色的拉祜族山民交流,你会感到他们的朴实胆怯;与白皙光洁的傣族农民交谈,你会为她们的热情和大方而欣喜。他们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极低的物质需求,封闭的群山绿海,宽松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世代固执地坚受着脚下的土地,眼前的山坳,身边的溪流。

满天星月下的黑山,宁静中传来各种虫鸣犬吠,传来象脚鼓的拍击声和喧天的锣鼓声,远近高低地萦绕在每个傣寨的缅寺旁,山涧里,纵横的阡陌间,和谐动听。那里,我觉得生活似乎勿须有太多的物质追求,勿须有过多的名利渴望,勿须有些许的非分之想。似乎生活本该那样朴实,那样随意,那样和谐,那样宁静;似乎人生应该崇尚宁静淡泊,应该追求热情洒脱,应该成为精神富翁,应该回归自然的恬静之中。

啊,可览可住的大山!

 

眼前此起彼伏的高楼大厦,是上海的起伏群山;交错的高架车流,是上海的高山流水;喧闹飞奔的人群,是上海流动的血脉。去过边疆山区的我,脚踏过云南红土的我,能否经常穿梭于自然和人文,文明与原始,竞争与和睦的两地之间,达到优势互补、相交相融的人生新境界呢?我思考,实践,追求着……

这一年的支教生活,是我一生的财富,那里是我一生情牵魂绕的地方。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