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改变课堂 智趣激发活力

作者: 时尚彬  发布时间:2020-12-07 浏览量:

——记生化组“融合信息技术,助推智趣课堂”教学展示周公开课

    在经历了确定展示课课题、集体备课、试讲和反复推敲之后,2020年11月12日,我生化组三名老师向全校师生展示了三堂精彩的公开课。

激“智”引“趣”,将信息技术合理使用于日常的教学之中是此次公开展示周活动的主题。所谓智趣课堂,即在学生兴趣培养的基础上,充分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契机打造活跃的、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

生命科学校骨干教师牟云玲的《激素调节》紧扣主题要求,从“接地气”的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素调节,激素调节是人体抽象的生命活动,牟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同时又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图表、视频,提高了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且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学习的兴趣被充分调动。同为生命科学学科的朱怡雯老师向我们展示了新教师的新思维、新方法,她将三维立体模型、视频动态演示和多媒体课件充分融合,是微观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生动,有利于学生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作为一名教龄不到半年的新教师而言,能主动积极地探索新技术的应用,也能注重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在课堂上与学生充分互动,有意识地调节课堂氛围,体现了其积极进取的精神与态度。作为同期的新化学教师,沈成凯老师向我们展示了《晶体的性质》一课。沈成凯老师从实验中常见的晶体入手逐步引出各类晶体的概念,再运用线上nobook线上晶体立体结构模型非常直观地引出各类晶体的结构特点,又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观念有效解决了不同类型晶体性质不同的原因。在课堂中,沈成凯老师还运用了演示实验,球棍模型等多种方式来解决学生对微观世界认知的困难,能较好地体现出此次信息技术助推课堂的主题。

1.JPG

 2.JPG


3.JPG


无论是校骨干教师牟云玲,还是任职不到半年的朱怡雯、沈成凯老师,均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学科思维素养的培养,有意识地渗透生命科学和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也都有“不为技术而技术”的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的意识。希望藉此教学展示周,能让我们的课堂在信息技术的助推下,更加有活力、更加有趣味。我们也将继续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有效方式,探索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和创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成果,树立新观念、新理念。

附:小花絮

4.jpg

5.jpg




沈成凯老师课程教具准备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晶体模型,来展现晶体的微观探析与宏观辨识。理论结合实际生活,多用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晶体知识。其次,整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具给学生以直观的科学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化学概念。沈老师教态得体,声音洪亮,且授课有条理、有重点的进行,值得大家学习。但作为新教师我们有着共同的不足,整节课还是以教师讲为主,应该多多激发学生的思考,多预留些时间给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自行分析得出相应知识点。

——朱怡雯






6.jpg



朱怡雯老师的这节课,在内容上围绕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展开,这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为本节课的深入打下了基础;但是在教学环节的衔接上有一些生硬,部分提问似乎缺乏准确性,这也是我需要思考和改进的一个问题。在教姿教态上,朱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师生互动融洽,整体的教学氛围也十分生动、轻松,充分体现了我们新教师应有的朝气和活力。此外,在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上,朱老师充分运用两种不同的多媒体技术,把多种感受器结构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化抽象为形象,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但遗憾的是在课堂的最后没有进行课堂总结。同为新教师,从这节课中可以看出朱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很扎实的,而且在教学设计方面也融入了很多自己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想法。但是我们也存在着一个新教师的通病,就是单个问题的针对性、严谨性还需提高,同时问题链的设计和问题之间的层次和递进还需要再思考。

 

——沈成凯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