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获奖征文
给孩子自由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后感
初一 李莹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尹建莉
这段貌似平凡、实为哲理颇深的话语,驱使我读完了这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从事教育行业多年,但只有在身为人母之后,才开始更多地关注家庭教育,从一个家长而非老师的角度来看待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到底怎样才算是好的教育呢?
大家普遍认为,父母作为过来人,苦口婆心的说教,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我告诉你那么多人生经验,就是为了让你少走弯路。而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在曾经的那个时代,这样的教育不无道理。我们的父母,已经给了我们他们所能给的最好的教育。可是时代变了,我们的社会日新月异,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拿着过去的那套理念教育出来的孩子,他能适应未来的世界吗?况且未来是怎样的?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
然而,孩子天性就是喜欢探索和发现,好奇心驱使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每一件事直到掌握为止。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慢慢认识和了解这个未知的充满趣味的世界。而大多数父母,用自己所谓对的、正确的方式,给孩子设置了一道一道的障碍,破坏了孩子的兴趣和专注,让学习这件事变得恐怖。是的,这样说并不过分,是父母的过度教育,反而让孩子走到了另外一个父母不希望去到的方向。我们都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希望他取得好成绩,考个好大学,甚至出国深造,我们就是用这些可以看得到的结果不断的去要求孩子,自以为用这些目标“激励”了孩子,却不知道为什么,孩子的表现却越来越不如人意。
尹建莉说:“教育全在细节中。”我想,真正的教育,不只是给孩子设置一个目标那么简单,而是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帮助孩子树立独立面对世界、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力量。小到孩子跟小朋友的冲突,孩子对作业的态度,孩子面对老师处理问题方式的疑惑,孩子一次考试的得或者失。大到孩子的阅读习惯,数学思维,要不要读古诗,如何写作,这些事情,如果父母只是寄希望于学校教育,那么多半会失望。而我们在面对这些“小事”的时候如何处理,就反映了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在无形中给孩子输入了父母的思想和逻辑,塑造了孩子的人格基础。说到底,所谓的教育的根本,其实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和成长。
我们常常会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以成人的视角去“评估”孩子的行为,然后在孩子达不到要求的时候,把这个行为当成一个“问题”来解决。当孩子沉迷于电视剧,当孩子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作业,当孩子爱上电脑游戏,哪个父母可以坐的稳稳的?而作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另一个作为父母的人生课题,就是“放手让孩子去做”,给孩子自由的体验。这里面隐藏着很深的智慧。
这种自由,并非简单的放纵,而是基于对周围环境的安全评估,对孩子各项能力的综合考量。它源自对孩子真正的信任,更是对父母自己有信心的表现。替孩子做决定,帮孩子做事情,对孩子提要求,设规矩,再去检验孩子是否能做到,这样做其实最简单。不需要思考,任何父母都拥有这样的本能。而我们,却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自我管理,学习时间统筹的机会。
读完此书,心中感触颇多,许多教育原理被渗透于教育实践中,尹建莉更像是一位艺术型的教育家,把教育化成了涓涓细雨,巧妙地渗入了孩子的心田。让我对孩子每个阶段成长可能的很多“问题”都开始坦然,很多自己过去对于学校教育的迷思也得到解答。我想,不管在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中,我都要真正的放下自己的“面子”,放下那些世俗的包袱,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到他的闪光点,用爱的无穷力量,给他一方心灵的净土,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妈妈,也是一名教师,最想去到的方向。
伟大的中国,每一寸土地都如此美丽
——读《这里是中国》有感
高一 许逸群
由星球研究所近3年积累而成的《这里是中国》,新换了一个观察中国的视角,从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开始,沿着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自上而下、由高及低,有时是山,有时是湖,有时把城市推在第一线,有时又把省份次第排队,却只在表达一个特别专注的意思:中国到底有多美,看一看就知道了!
所以,这样一部堪称全视野的中国地理科普著作,最大的特点首先就在于它的图,一幅幅图中有山川河流、有动物植物、有人物、有故事的图,简直不需要文字,就足以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既灵动更有温度的故事——更无论其中特别推出的那几幅“巨大”的折叠地图了!看到的每一个不产生壮美之感,不由得不为自己生来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无限自豪!
视觉的表现力就是可以如此简单而粗暴。不需要刻意修饰,只需要呈现,广角、特写都足以担当这样的重任,就明白无误地在表达一个事实:这里是中国,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他乡虽好,却非久留之地;故乡已是如此美丽,已足以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
更不用说,还有一页页充满温情的中国故事,不仅仅在于让图画的表现力更为充分自如,而且赋予了一张张图片以特别有分量、特别恰到好处的温度。如果说,图画是横向表现,让“美丽中国”更为直观的话,那么,文字就是纵向表现,让“美丽中国”带上了历史的厚重感。五千年华文明史的无限魅力,就在这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故事里尽情展现,说是流光溢彩都算是收敛了很多了!
至少从良渚文明开始,中华文明就在世界东方熠熠生辉。更不用说,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里不间断发展到今天的“独一无二”;而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则只能在“故纸堆”里,通过发掘出的遗址踪迹、地下文物来证明那曾经的辉煌了!时至今日,往日的荣耀自不必说,曾经的苦难已是过去,而成立7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图,960万平方公里的陆上面积和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再加上勤奋善良、拼搏进取的14亿中国人民,更加美丽的中国会是一个什么模样,既是可想而知,却又仿佛不能“一言以蔽之”,尽情发挥每个人的想象力就行!
当然,并不是说,《这里是中国》就已经尽善尽美了!18个关于中国的独特话题,365张具有地域代表性的高清摄影作品,还是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只能表现美丽中国的一些方面。所以,“星球研究所”的这几句话说得尤其到位:有一天,我们要将中国的雪山看遍;有一天,我们要将中国的江河看遍;有一天,我们要将中国的城市看遍……而且,还不仅仅限于此!
毕竟,伟大的中国,每一寸土地都很重要,每一寸土地都如此美丽……
读罗翔《法治的细节》有感
教导处 方侠
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是近期读的罗翔老师的《法治的细节》,我想罗翔这个名字应该有不少人早有耳闻,罗老师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初识罗老师是在网上法考课视频上,其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一大批粉丝,因为讲法考课时常用张三举例,人送外号“法外狂徒张三”。
《法治的细节》这本书是罗翔的法学随笔集,涵盖作者对于法治、社会以及生活的审视与思考,经典的思想实验和道德困境案例,以及作者的阅读心得,启发大家用法律的思维去思考,思考法治的真正要义,用法治的光芒照亮每个人的内心与前行的道路。书中还收录了作者个人经历:少年时曾请乞丐吃饭、大学时对求助者施以援手、第一次意识到所学法律可以影响他人一生…正是那些戳中内心的记忆,让他认识到真正的法律不仅是抽象的逻辑,还是每一个人鲜活的故事。
其实,真正令我动容的是罗翔在书中展现出的人格魅力。 “命运之手将我托举到不配有的高度,令人飘飘然、让人眩晕,最终让人诚惶诚恐”。面对一夜爆红,罗老师没有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将自己定位为法学殿堂的门童。在《申辩篇》中有一句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如苏格拉底一样的智者尚且如此,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更应该承认无知谦虚自省。
那么,真正读书带给我们的是什么?书中提到“因为读书而滋生出骄傲与傲慢是一种更大的愚蠢。”读书不是因为读很多书而产生傲慢与偏见,而是以更谦卑的姿态去阅读,并承认自己的无知。在书中,罗老师没有读书人的架子,没有说教,只闪耀着朴素的正义和温暖的烟火气,像信任的前辈跟你聊天然后真诚的告诉你:读书能够让你清醒、理性又随和…说到罗翔老师,我脑海里闪现的还有新东方的董宇辉老师,他们都有着读书人的共同气质。董老师的一段话给我们留下了最初的深刻印象,我想可以送给我们的同学:
当你背单词的时候,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当你算数学的时候,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
当你晚自习的时候,地球的极圈正五彩斑斓。
但少年,梦你要亲自实现,世界你要亲自去看。当你为未来付出踏踏实实努力的时候,那些你觉得看不到的人和遇不到的风景都终将在你生命里出现。所以,真正的读书带给你的是一种内在力量,当陷入生活的泥潭时能托住你摇摇欲坠的志向,带给你生机与希望。
最后引用罗翔老师的一句话,愿诸君有这样的勇气,不悲伤、不犹豫、不彷徨。今早雾霾蔽日,但是不要害怕,太阳依旧在云端。
《小王子》读后感
预备 许心怡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创作的一部童话小说,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读完这本书,我深受感动,产生了许多思考和共鸣。
首先,这本书以一个小王子的视角展开,通过他与行星上各种奇特人物的对话,探讨了人性、友情、责任和爱的主题。小王子纯真而深刻的言辞,让我重新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他对花朵、星星、狐狸等事物的感悟,引发了我对生活中珍贵的细节的关注。他与狐狸的友情更让我明白了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和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的意义。
其次,书中富有哲理的对话引发了我对生命的思考。小王子从行星上的人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却发现这些人只关心功利和形式,忽略了生命的真谛。这让我深思,我们是否也陷入了相似的境地,为了物质利益和社会压力,忽略了内心真正的需求和感悟。
此外,《小王子》中的插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插图简洁而富有想象力,与文字相得益彰,增强了故事的艺术表现力。这些图画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感人。
通过读《小王子》,我认识到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真正的价值所在。书中温暖而深刻的情感、哲学性的思考和美丽的艺术表现,使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与他人的关系。我被激发出更多的关爱、珍惜和深思,同时也意识到在物质和功利主义的社会中,要保持一颗纯真的心和对美好事物的敏感。
读《万物有化学》系列后有感
高三 高佩怡
化学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香蕉竟然含有微量辐射,凡·高的《向日葵》里居然有毒,人类可以运用化学方法合成血液和骨骼,甚至是让自己“消失”的隐身衣,而火星也可以通过高科技材料进行改造,变为另一个人类家园......小到纳米级芯片设计,大到重型火箭制造、宇宙空间站运转,化学无处不在。
《万物有化学》系列共计 5 册,分别是《走进元素世界》《生命中的化学》《艺术中的化学》《科技中的化学》《军事中的化学》。这套书从四大主题——生命、艺术、科技、军事,六大学科领域——化工、物理、生物、历史、艺术、军事,详细地解说了化学在基础知识、前沿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应用和原理。
虽说这是一套青少年科普图书,但是从教师角度阅读之后,也感到受益匪浅。尤其是面对“跨学科”、“新工科”等教学背景下,这套书籍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让我在备课、授课过程中,挖掘到更多有趣的素材,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提升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在初中校本选修课程中,我引用了较多通俗易懂的知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科普知识,形成初步概念;在高中课程中,借鉴跨学科理论解释,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多角度、科学化的认知分析能力。
《师德与班级管理》读后感
初三 郑洪婷
古人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而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不仅要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更要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这要求教师身上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在教育过程中,良好的而德师风尤为重要,基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孩子行动的标杆,其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如果一个教师无法保证自己的言行和品格,何谈给学生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师德师风的学习时刻不能松懈,师德警示教育应时刻时铭记于心!
通过阅读德育与班级管理,我对师德师风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教书育人有了切身的体会。然而良好的师德绝非一朝一今就能够具备,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师德素养。
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要尽心尽力,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说意进取,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认真完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本职工作。
严于律己,注重言行。学生之所以把教师当作自己的榜样,是因为教师算工有着许爹他们法奇的优点,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因此,为人师表,坚持严于律己十分重要。在工作上,为人师表,潜心教书;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师德的核心,这种关爱是一种不计回报的爱。关心和尊重每个孩子,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个孩子的潜质,正确处理气孩子及其家长的关系只有相互尊重,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才能用爱铸就崇高的师魂,才能够说服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培养良好的内在素养。作为一名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内在的修养。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个人形象,也要注重个人学识和内在素养的养成,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做到常规教学扎实有效,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
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每一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我们应该让自己在不断的自我身为教师,不应把教书育人定义在传授知识的层面,我们要不断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我,以无私的精神感染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土养学生,用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去塑造学生,做一个优秀的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